電鍍廢水的來源一般為:(1)鍍件清洗水;(2)廢電鍍液;(3)其他廢水,包括衝刷車間地麵,刷洗極板洗水,通風設備冷凝水,以及由於鍍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 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的各種槽液和排水;(4)設備冷卻水,冷卻水在使用過程中除溫度升高以外,未受到汙染。電鍍廢水的水質、水量與電鍍生產的工藝條件、生產負荷、操作管理與用水方式等因素有關。電鍍廢水的水質複雜,成分不易控製,其中含有鉻、鎘、鎳、銅、鋅、金、銀等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等,有些屬於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的劇毒物質。

主要來源:
電子電鍍廠、五金電鍍廠、鋁型材加工廠、模具電鍍廠、首飾電鍍廠等。
處理技術:
生產車間產生的廢水先進入調節池。進入調節池前先由格柵將廢水中的較大顆粒雜物攔截。被攔截在格柵表麵的雜物由人工清理。廢水在調節池進行均質。用泵將調節池內的廢水定量抽至混凝反應池,開啟加藥係統往廢水中投加堿液,調廢水的PH值在9左右,並開啟壓縮空氣攪拌,利用廢水中含有的大量的金屬離子對廢水中的汙染物進行混凝,攪拌反應約30分鍾以後,打開加藥泵自動投加絮凝劑PAC、PAM溶液進行絮凝。繼續攪拌反應約30分鍾後,出水自流至沉澱池進行固液分離。除油汙水經格柵流至脫墨汙水處理池,格柵人工清理。在脫墨汙水池內進行間歇處理,加入H2SO4 調PH值至3左右,大量油墨釋出,可通過人工撈走交有資質回收單位進行回收處理;上清液加入NaOH調整pH值至7左右再和生活汙水進行混合,混合後的廢水由提升泵泵至地上水解池,在水解池內通過水解菌的降解作用將大分子物質降解成小分物質,水解後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,利用好氧池內培養的好氧菌將有機汙染物分解為無機物,脫落的膜塊隨水流進入綜合廢水沉澱池進行沉澱分離。脫墨汙水池及沉澱池排出的汙泥則定期排至汙泥池進行濃縮,濃縮後由隔膜泵抽入壓濾機進行脫水,幹汙泥交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.
處理工藝:
